北大人民醫院王樂今:眼科互聯網創新的現在和未來
2016-10-13 14:08:38 來源: 2016年蘇州全國眼科年會
在2016年蘇州全國眼科年會的眼科創新與資本高峰論壇中,來自北大國際醫院、北大人民醫院的王樂今教授為我們帶來了《眼科互聯網創新的現在和未來》的主題演講,下面是王教授的演講主要內容。
近30年來,“看病難”“看病貴”一直是困擾我國醫療事業發展的瓶頸,尤其是在廣大農村鄉鎮。根據數據分析,看病的人群當中,60%-70%是一般復診,10%-20%簡單治療,還有5%-10%住院手術,這些人在就診的時候都要看專家。浪費了90%的專家資源。
世界上最高的是10,克里夫蘭醫院梅奧診所一年150萬門診量15萬臺手術,我們國家還沒超過5%,手術量也沒有那么多。我們國家的醫生擁有量是每1千人150個醫生,而農村就更少了。
對于患者來說,我們的現狀是不能精準就醫,看病難看病貴不是在醫院,而是在路上,千里迢迢到北京來找專家,耗時費力。得病沒小病,患者也無法分辯大病還是小病。
在互聯網時代,這一“痛點”有望得到改善,實際上移動醫療業就是“左手拉病人,右手拉醫生”,在破解醫改這個難題的過程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目前全世界有大概2000個醫療APP,90%都是服務患者的產品,都是解決看病難看病貴。但是所有投資醫療互聯網APP的,目前為止包括好大夫在線、杏仁醫生、春雨醫生在內,沒有一個是賺錢的。不同年代出現的醫療APP都是以服務患者找大夫為主。投資占比也不斷在增長。
我們國家在產業政策支持“互聯網+”的形勢下,會使我們的醫療產業飛起來。它主要是通過醫療配置,線上線下資源整合來加快醫療的發展。
目前移動醫療產品的問題:
1、最終以醫院為載體——傳統醫療模式
2、無法保證在線醫生的真實身份,患者缺乏對醫生的信賴
3、非面對面診療,診斷和建議缺乏數據支持,醫療質量及安全難以得到保證
4、缺乏對患者的病例進行系統管理
5、缺乏針對專家的個性化服務
6、專家使用積極性不高
關鍵節點待突破:
1、還沒有找到一個成功的盈利模式
2、還沒有一家互聯網醫療公司獲得巨大的現金收入
3、也沒有一家互聯網醫療公司探索出了一個可以爆發式發展的商業模式
4、關鍵技術有待突破(生物智能感受器,把體內的生物信息轉換為數字信號)
突破了節點以后,醫療模式就會進入革新時代,掌上醫療時代就會到來。但是,所有的這些應該都是要以醫療團隊的模式出現,不可能是個人。建立虛擬診室,由某位專家發起,選擇主治醫生、碩士博士研究生、護士、技術人員等成員組成自己的網上醫療團隊,不受任何時空和行政壁壘限制。這樣對我們有好處,我們在公立醫院也可以開展,建立專家云端,將專家和患者通過互聯網聯系在一起,將同行的專家和同類的患者集中到一起。患者可以通過云端精準地找到自己就診的專家和醫院。對患者來說達到了精準就醫,節約時間成本和社會成本的效果。對專家提供精準診治,服務于專家作用于患者,調動專家的積極性。同時提供分類、歸納、分析、統計、教學、臨床、多中心研究、藥理基地,科研等服務。
專家云端的特點:
1、醫療模式的革新——掌上醫療時代
2、服務對象是專家自身門診患者群,解決信賴問題
3、隨時隨地互聯網管理查詢門診病歷
4、為全國專家服務、專家之間可轉診患者、做到精準醫療
5、患者可準確進行咨詢及安排就診時間,做到精準就醫
6、為專家提供學術服務:如分類、歸納、分析、統計等
總結歸納:
1、服務于專家,作用于患者
2、精準醫療,精準就醫
3、醫療模式科學化,智能化、簡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