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教授專題演講《角膜接觸鏡在斜弱視治療中的應用》
2015-03-30 10:12:07 來源: 多寶視
在2015年多寶視視覺研討會中,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的楊曉教授帶來了《角膜接觸鏡在斜弱視治療中的應用》的精彩分享,下面是楊教授的演講主要內容。
接觸鏡在兒童眼病中的應用不僅在近視防控方面,在斜弱視也是應用的比較多的。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下角膜接觸鏡在在兒童眼病中的臨床應用。我對接觸鏡在兒童眼病中的臨床應用大致做了一個分類:一、屈光不正;二、外傷導致的;三、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白內障等;四、弱視;五、近視的防控。這些都是一些比較常見的眼病,我們平時都會經常碰到,所以我們都會比較關注。
接觸鏡的類型可分為兩類:硬性接觸鏡和軟性接觸鏡,今天我們主要講的還是硬性接觸鏡。
硬性接觸鏡又叫RGP 鏡(透氣鏡):采用透氣材料制成的有一定彈性硬度的角膜接觸鏡。
特點:具有高透氧性,對角膜代謝影響較少,減少并發癥發生,同時也避免了框架眼鏡外觀、放大倍率(圖二上方是框架眼鏡左右眼成像對比,下方是RGP成像差界限)等問題
應用:適用于屈光參差、散光等眼病的中高度數矯正
RGP在散光中的應用
什么是散光呢?
散光就是由于角膜上的這些厚薄不勻或角膜的彎曲度不勻而使得角膜各子午線的屈折率不一致,使得經過這些子午線的光線不能聚集于同一焦點,光線不能準確地聚焦在視網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這種情況稱為散光。
而RGP則能控制放大倍率變化,讓這兩條成像不等的子午線成像較接近,當我們將它與角膜接觸時就會形成淚液透鏡,矯正散光。
不規則散光的RGP矯正
不規則散光是發生在同一條子午線上,而且密度較大的散光。一般的框架眼鏡很難矯正。
而RGP則是通過淚液作用很好的改善這種想象。
矯正不規則角膜散光時可根據角膜地形圖設計鏡片,這樣可增加驗配成功率;復雜的病例需根據眼瞼張麗以及角膜縫線等具體情況調整鏡片設計。
例1:眼外傷導致不規則散光,矯正方法采用圓錐角膜鏡片設計,矯正后視力0.4(受角膜瘢痕影響)
例2:角膜移植術后形成的不規則散光,角膜散光量不大但是形狀不規則,這種情況一般鏡片設計很難適配,所以我們采用了不規則鏡片設計(初戴鏡視力0.6,3個月后視力提高至0.8)
無晶體眼RGP鏡矯正
RGP適合于2歲以內嬰幼兒無晶體眼的矯正。(無晶狀體眼是指眼內缺少晶狀體瞳孔區缺少晶狀體的情況,多由先天性晶狀體脫位、眼外傷、白內障手術等因素造成 。)
RGP鏡在弱視的應用
(1)放大率較框架眼鏡的放大率變化小
(2)高度角膜散光時可減少兩條子午線上視網膜成像不等
(3)視野與正視眼相同,無視野限制
(4)像差較框架眼鏡減少,避免像的畸變
弱視兒童配戴RGP需保證角膜曲率大于47.0D,并要排除圓錐角膜。而且在臨床上我們只有在患者試戴視力超過0.2才會給予配戴,戴鏡后視力提高不明顯時根據視功能檢查作視覺訓練。
例:患者配戴的是雙散的RGP鏡,初戴視力0.2,戴鏡3個月后視力提高至0.6
針對兒童配戴RGP鏡矯正屈光參差效果,我們做過一個觀察。但是因為隨機因素太多,除了觀察到配戴RGP鏡組視力有所提高外其它方面的都不太理想。
RGP鏡對眼球震顫的作用
(1)對散光的充分矯正
(2)增加調節與輻輳的負荷
(3)與眼瞼的接觸感覺抑制了動眼神經核
接觸鏡從以上幾點抑制眼球震顫機制,降低眼球震顫程度,延緩眼軸增加,改善視覺質量。為了驗證這一觀點,日本做了研究,研究表明配戴接觸鏡后眼球震顫明顯減輕,視力提高了一至三行,但是滴入表麻藥后(已配戴接觸鏡)眼球震顫會重新出現。
接觸鏡與近視控制
在近視控制方面用的比較多是接觸鏡是角膜塑形鏡(OK鏡),OK鏡是一種逆幾何設計的RGP鏡,它通過使角膜中央區變的平坦降低屈光度數,配戴之后裸眼視力能夠獲得暫時性的提高。
香港理工大學的Pauline Cho針對OK鏡對高度近視是否有效曾經做的一個實驗(下圖),實驗表明OK鏡對眼軸的延緩是有幫助。
角膜塑形鏡的配戴要求
(1)年齡:8歲以上(未成年者需有家長監護和自理能力),8歲以下需特殊說明
(2)屈光矯正范圍:近視度數在600度以內,散光不超過200度,超出范圍需特殊設計鏡片
(3)無活動期眼科炎癥、其他眼疾、急/慢性鼻竇炎、嚴重糖尿病和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