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震顫
2009-07-31 14:44:58 來源: 多寶視
【概述】
眼球震顫(nystagmus),簡稱眼震。是一種不自主的、有節律性的、往返擺動的眼球運動。常由視覺系統、眼外肌、內耳迷路及中樞神經系統的疾病引起。眼震可依病因、臨床特征和有關的神經眼科情況分為二大類:①知覺缺陷型眼震(sensory defect nystagmus)如注視性眼震;②運動缺陷型眼震(motor defect nystamgus)如注視麻痹性眼震。
【治療措施】
1.病因治療:對癥治療。
2.增進視力:眼源性眼球震顫,重點是提高視力,防止導致視力隨意的原發病變。亦可配制適當三棱鏡以消除代償頭位,提高視力。
3.手術治療:先天性沖動型者(即眼位性):可以進行手術,其目的根據“中間帶”眼位矯正其代償頭位,轉變眼位,減輕眼球震顫,提高視力。由于慢相側運動的一組眼外肌肌力強,快相側運動的一組眼外肌肌力弱。為此,可以將慢相側兩眼外肌后退,以減弱其張力,使與快相側一組的眼外肌平衡。將“中間帶”眼位從偏心注視位轉到正前方注視位。
如左方為中間帶靜止眼位性眼球震顫,可將左眼外直肌及右眼內直肌徙后6mm,左眼內直肌縮短6mm,右眼外直肌縮短7mm(一般外直肌比內直肌多徙后2毫米),使靜止眼位移向前方。
【臨床表現】
1.跳動型:眼球呈明顯速度不同的往返運動,當眼球緩慢地轉向加一方向到達一定程度之后,又突然以急跳式運動返回。所以此型震顫有慢性和愉相的表現,慢性為生理相,快相是慢相的矯正運動,快相方向作為眼球震顫的方向,快相與病因有關。
2.擺動型:眼球的擺動猶如鐘擺,沒有快相和慢相。其速度和幅度兩則相等。多見于雙眼黑蒙和弱視患者。
【輔助檢查】
一、一般檢查
直接觀察患者注視正前方或令患者追隨檢查者手指向某方向移動時的眼震情況。有些需單眼遮蓋進行檢查。為此,檢查時應注意下列各點:
1.是隱性或潛伏性還是顯性眼球震顫。
2.眼震是聯合性—兩側眼球的運動彼此一致,還是分離性。
3.眼震的類型、方向、程度、頻率、幅度等。
4.有無休止眼位。
二、特殊檢查
眼震電流圖等器械檢查。
眼球震顫是指兩眼有節律不隨意地往返擺動。這是一種與視覺、迷路及中樞等控制眼球位置有關的因素所致眼位異常,也是為適應身體內外環境改變而出現的代償性動作。
病因及危險因素
根據引起眼球震顫的病因,眼球震顫可分為四類:
1.眼性眼球震顫 它指黃斑部中心視力障礙使注視反射形成困難而形成的眼球震顫。
(1)生理性注視性眼球震顫 它包括斜性眼球震顫、視覺動力性眼球震顫和隱性眼球震顫等。
(2)病理性注視性眼球震顫 它包括盲性眼球震顫、弱視性眼球震顫、職業性眼球震顫等。
2.前庭性眼球震顫
3.中樞性眼球震顫
4.先天性特發性眼球震顫
癥狀表現
1.震顫的形式 眼球震顫的形式有沖動性和擺動性兩種。
沖動性眼球震顫是雙節律性的,是眼球呈不等速度的向兩側運動,以慢相向一側轉動,然后再以快相向相反方位轉動。通常以快相作為眼球震顫的方向。
擺動性眼球震顫是眼球自中點向兩側擺動,其運動幅度和速度相等,無快慢相之分。
2.震顫的方向 眼球震顫的方向有水平性、垂直性、旋轉性、斜動性和混合性,其中以水平性為多見。
3.眼球震額的自覺癥狀 先天者因注視反射尚未發育,一般無自覺癥狀;后天者成年以后可出現自覺癥狀。
(1)視力減退 由于黃斑發育不好或因震顫引起的混亂不利于黃斑進行注視,注視反射不能發展。
(2)物體運動感 視外界物體有動蕩感,眩暈、惡心,嘔吐,常把不動的物體感覺為不停地往返移動。
(3)復視 中樞性眼球震顫多有震顫性復視。
(4)代償頭位 頭轉向眼球震顫常伴有先天性白內障或白化癥等,有明顯的視力障礙,震顫的形式多為速度相等的擺動性、水平性震顫。后天性常為垂直性或旋轉性震顫。
(5)中樞性眼球震顫 為炎癥、腫瘤、變性、外傷、血管性疾病引起前庭或其與小腦干的聯系通路發生所致的眼球震顫,多為沖動或水平性眼球震顫,一般無眩暈癥狀,但有時出現震顫性復視。
(6)先天性特發性眼球震顫 多為沖動或水平性,注視時更顯,無明顯器質病變。視力下降多為物像震顫所致,因此在慢相方向某一區內可出現震顫減輕現象,即休止眼位時此處可明顯提高視力。
治療方法
1.病因治療 眼球震顫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而是一種臨床表現。因此首先要針對病因進行對癥治療。
2.手術治療 對先天性特發性眼球震顫,可采取手術治療。將其休止眼位移向正前方,以增進視力,減少或抑制眼球震顫的出現。其方法是先確定休止眼位,然后將兩眼的內外直肌各按5,6,7和8mm加強或減弱進行移位,使休止眼位移至正前方。